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新闻 > 正文

猝死的4个前兆,早一点抓住或能救人一命

  • 2022-05-14 05:47:32 来源:科普中国网

审核专家:王欣

吉林市人民医院心内科副主任医师

前几天,两例猝死的新闻让大家的心里为之一颤,一位是年仅33岁的新冠逝者,被诊断为心源性猝死,另一位是某公司员工,刚上班1小时不幸猝死。

来源丨京报网

来源丨九派新闻

猝死事件时有发生,据国家心血管病中心2020年的统计数据显示,我国每年约有55万人死于心源性猝死。那么,什么是猝死?猝死有什么征兆?遇到紧急情况,如何进行抢救?本篇文章就带你获得答案。

什么是猝死?

猝死,顾名思义就是突然发生的死亡。指的是平素身体健康或貌似健康的患者,在短时间内,因自然疾病而突发的死亡,更确切的是指患者在发病后6小时内死亡。6小时是我国的认定标准,与世界卫生组织的规定相同,在其他国家还会有12小时和24小时的认定标准,目前公认的是发病1小时内死亡者多为心源性猝死。猝死可发生于任意年龄,包括婴儿、儿童、青少年、青壮年、老年人。

判断猝死关键的依据在于它的三大特点:突然、意外和自然死亡。突然表示急骤、时间短;意外表示预料不到;自然死亡指由于各种疾病导致的死亡,而不是死于患者身体的外部因素,如溺水、触电、自缢、中毒、低温、高温、暴力、失血、外伤、麻醉、手术等非自然原因。

猝死本身并不是疾病。临床上猝死可分为两大类,即心源性猝死和非心源性猝死。心源性猝死也称为心脏性猝死,主要是由于心脏的某种原因导致的突然死亡,在心脏性猝死的患者中,80%的成人死因与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有关,这类患者是死于急性心肌缺血。急性冠脉综合征发生后,突发的心肌缺血造成患者心脏的电活动紊乱,进而发生恶性心律失常,多为室颤,此时如果患者没有得到及时的心肺复苏或复苏失败,就会发生猝死。

心脏病可能导致心源性猝死 来源丨Pixabay

非心源性猝死也称非心脏性猝死,指患者因心脏以外原因的疾病导致的突然死亡,临床常见的主要疾病包括肺梗死、支气管哮喘、脑出血、急性出血坏死性胰腺炎、严重的电解质紊乱等。

一旦发生心脏骤停,全身的组织、器官都会受到不同程度的损害,而大脑受到的影响最为严重,虽然仅占人体重量的2%,大脑的耗氧量却占到了全身耗氧量的20%-30%,心脏骤停超过4-6分钟,脑组织就会发生永久性的损害,超过10分钟就会发生脑死亡且不可逆转。常温下在6小时以内进行断肢再植大多都会取得成功,但是对于脑组织,这个时间只能用分和秒来计算。

为什么猝死也会发生在年轻人身上?

2019年11月27日凌晨,35岁的演员高以翔在节目录制过程中晕倒,在送至医院后抢救无效死亡。

2020年12月29日,某购物网站一名女员工在下班路上突然腹部剧痛,晕厥倒地,经抢救无效后去世,时年仅23岁。

2022年2月4日下午,某网站一员工突发身体不适,在送医之后傍晚离世,年仅25岁。

猝死发生时,年龄并不能隔开我们和死亡的距离。

现代社会的高强度工作和快节奏,给年轻人带来了过度的劳累和长期的工作压力。一方面,高强度工作大量消耗脑力和体力,会使身体陷入疲倦,过度劳累还会增加人体交感神经的活性,使血压升高,加重心血管的负担。另一方面,长期的工作压力,会让人的精神状况始终处于紧绷的状态,最终导致机体的电解质出现紊乱。最后,长时间熬夜等不健康的起居习惯会使身体正常的24小时节律被打乱,导致体内各脏器功能失调,出现心律不齐,或是心脏衰竭,发生猝死的概率骤然上升。

来源丨pixabay

在很多年轻人的健康观念中,往往认为运动有利于健康,平时要多运动多锻炼,靠着运动缓解工作的疲劳。但这一大众常识却未必正确,在缺少睡眠、身体很累的时候去健身房锻炼,反而会加重身体的负担。这是因为身体对于运动的反应,和身体处于压力之下表现出的状态是基本相似的,两者都会导致出汗、心跳加快,血压上升和呼吸加重。

来源丨上观新闻

处于压力状态下的人,大脑释放的肾上腺素和皮质醇在帮助我们渡过难关的同时,也会带来相应的副作用,如焦虑、头疼,消化不良,心脏疾病、失眠、体重增加,记忆力和注意力障碍等。

对于长期处于压力状态的人来说,这种不良状态本来就会长期存在。而短期内剧烈运动后体内的皮质醇还会继续增加,从而使身体的状态更加恶化。在巨大的消耗中,身体再也承受不住额外的压力,必然会在某个时刻爆发出来。上面提到的种种原因都会让年轻人成为猝死的高发群体。

猝死如此凶险,有没有办法预知?发生猝死之前,身体会发出一系列的警示信号,这些警示信号如果能够得到重视,说不定就可以挽救一条逝去的生命。

猝死前的身体信号:

胸痛:急性心肌梗死的典型表现就是胸痛,虽然发生胸痛并不一定都是急性心梗,但是一旦胸痛,首先要想到的是心脏病的发生。

呼吸困难:急性左心衰、重症哮喘、气胸等都可以导致呼吸困难,可以迅速危及生命。

心慌:突然的心率加快,发生急性心梗时,心率突然超过120次/分钟,如果是室性心动过速,预示着随时可能发生室颤,室颤是心脏停搏的一种类型,是心脏急性缺血时出现的恶性心律失常,一旦发生室颤,患者的心脏失去了泵血功能,血液循环停止,80%以上的心脏骤停发生后的数分钟内都是室颤。如果心率突然低于60次/分钟,尤其是低于50次/分钟,可能是严重的缓慢型心律失常,如心脏房室传导阻滞,尤其是在发生急性心肌梗死时的心率减慢,也是猝死的危险信号。

突然昏迷:也就是“怎么叫也叫不醒了”,就是完全意识丧失,可见于各种原因引起的心脏骤停、急性脑血管病、颅脑损伤、低血糖症、急性中毒等。

导致猝死的症状,如何急救?

贾大成(北京急救中心知名资深急救专家;中国医师协会健康传播专业委员会委员)老师在《关键时刻能救命的急救指南》一书中总结出了判断-呼救-按压-除颤四个基本步骤:

判断

首先要判断病人是否意识丧失,呼吸停止。轻拍病人双肩,同时分别在病人耳朵两侧大声呼叫:你怎么啦?或者给予一些简单指令:睁开眼睛!声音应该低声而清晰,如果病人没有反应,则为意识丧失。之后应立即用5-10秒的时间,观察病人胸部、腹部有无起伏来判断有无呼吸,如果一起一伏,则表示呼吸存在,反之,则表示呼吸消失,如果意识丧失,呼吸停止,说明心脏已经发生了骤停。

呼救

要及时拨打120,请人就近取来AED,然后立即做胸外按压。

如果现场只有施救者一人,立即打开手机的免提,边打电话边做胸外心脏按压,如果现场能马上取到AED,那么应该立即使用AED进行抢救。

来源丨hippopx.com

按压

做心肺复苏,重点做胸外心脏按压。其目的是为了保证脑组织的供血。为了保证效果,胸外按压必须要按下去5-6厘米,且保持远高于正常心率的按压频率,达到1分钟100-120次,这才能保证血液有效到达全身的器官。

除颤

尽快对患者的心脏使用AED进行电击除颤,使用AED的目的是通过电击,让心脏不规律的乱跳停止,这是抢救的关键一环。仅有按压而无AED使用的心脏复苏,成功率极低,但是如果及时使用了AED,复苏成功率会大大提高。除颤结束后,应该持续进行心脏按压,再根据病人情况判断是否要继续进行除颤。

来源丨维基百科

我国平均每天有1500人猝死,每分钟就有1人猝死,但是被救活的人不足其中的百分之一。很多人来不及等待救护车的到来,短短几分钟的施救就决定了人的生死,因此AED的普及不仅是一种急救设备的普及,更是一种急救新观念的推广:急救不仅仅是专业人士的专利,急救需要由现场目击者,在专业设备的辅助下尽早尽快进行。

不要让亲人离去的遗憾成为生命中永远的伤痛。急救知识的普及,需要大众的广泛关注和每个人的共同参与。

标签: 科学原理 前沿科技

推荐阅读

猝死的4个前兆,早一点抓住或能救人一命

猝死发生时,年龄并不能隔开我们和死亡的距离

它是身体里最"沉默"的器官,一旦生病就是大事!

请细心呵护人体内的“幕后英雄”

缓解焦虑和抑郁的运动方式,你知道吗?

焦虑是我们经常会有的一种情绪,面对焦虑时,我们可以选择很多种方式来缓解焦虑。我们可以通过娱乐、与...

居然有找不到病因的疾病?该怎么办呢?

植物神经紊乱是一个难缠的疾病,没有确切的病因,也找不到实质上的病理表现,但是与不良情绪的相关性很...

睡不着时闭眼躺着,能减轻失眠的伤害吗?

如果这样做,不仅得不到休息,还会…

猜您喜欢

【版权及免责声明】凡注明"转载来源"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亚洲健康网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如发现本站文章存在内容、版权或其它问题,烦请联系。 联系方式:8 86 239 5@qq.com,我们将及时沟通与处理。

医药科技

大健康产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