坚果营养价值高又好吃,不吃坚果的理由,除了贵,还有就是它——有味了~
和嗑到一粒苦瓜子一样败胃口的,是刚将一把坚果放进嘴里,就尝到一股浓烈的哈喇味儿。
春节期间你家买的那堆坚果都吃完了吗?保存得还行吗?有没有哈喇味儿?
如果有了哈喇味儿,你家是怎么处理的?你的妈妈舍得将它们扔掉吗?
如果不舍得扔,蝌蚪君教你方法,快狠准地说服妈妈扔了它。
图片来源:hippopx
01
坚果的哈喇味儿究竟是哪来的?
我们都知道,坚果通常含有较高的脂肪含量。
很多人一听到“脂肪”两个字,可能直接被劝退。怕胖人士其实也可以适量摄入脂肪,因为脂肪是身体良好的储能物质,它还能保护内脏、维持人体体温、帮助脂溶性维生素的吸收等等。
脂肪是由甘油和脂肪酸组成的甘油三酯,其中甘油的分子比较简单,而脂肪酸的种类和长短却不相同。
脂肪酸按饱和度可分三大类:饱和脂肪酸、单不饱和脂肪酸、多不饱和脂肪酸。坚果内主要含有的是不饱和脂肪酸,细分为单不饱和脂肪酸-油酸和多不饱和脂肪酸-亚油酸、α-亚麻酸。
以上提到的不饱和脂肪酸对身体有很大好处,单不饱和脂肪酸可以帮助三高患者降低胆固醇水平,α-亚麻酸可以在人体内转化为DHA(家里有宝宝的一定对这个词很熟悉)。DHA是神经细胞生长和维持的主要元素,对构成大脑和视网膜有重要作用。所以在婴儿长身体的关键时期,DHA的作用尤其重要。
DHA帮助婴儿大脑发育 图片来源:pxhere
虽然坚果内的脂肪对人体有很多好处,但由于它们是不饱和脂肪酸,从化学结构看,不饱和脂肪酸相比饱和脂肪酸,有不稳定的双键,导致其稳定性很差。这种化学键很容易受到外界环境因素的影响,若加工、储存的过程中与氧气发生反应,就会产生我们所说的“哈喇味儿”。
不饱和脂肪酸和饱和脂肪酸的区别
不饱和双键 图源来自:Wikipedia
除了上面提到的“不安分”的结构之外,导致坚果内脂肪氧化的诱因还很多。
坚果在加工过程中可能要经过油炸、裹面糊等操作,面粉中也含有不饱和的脂肪酸、活性酶等物质,同样可以引发氧化反应,产生哈喇味儿;油炸过程中的高温、后续的储存也会导致脂肪、微生物和食品残渣等发生氧化,导致味道的产生;除此之外,坚果包装材料如果不合格,漏气导致外界空气渗入包装袋内,坚果接触到氧气后发生反应。
以上这些都可能导致坚果产生令人难以下咽的哈喇味儿。
袋装坚果,图片来源:hippopx
02
坚果如何保鲜?
坚果虽然好吃,但是很容易因为各种原因变质。坚果爱好者们一定很困扰,有什么办法可以一直吃到新鲜、美味的坚果呢?
1.要买新鲜的坚果,一次不要买太多,吃完再买。
2.逢年过节坚果购买量大大提升,这种情况可以买回来后趁着干燥将它们分装成多份,密封、低温、避光环境下保存。
3.存放坚果的器具也有说法,首选用玻璃瓶存放。玻璃瓶清洗干净后,在太阳下暴晒晾干,这样可以避免坚果放入后受潮,也可以防止微生物繁殖。
4.有条件的话,也可以在分装瓶内放入袋装干燥剂、脱氧剂等。干燥剂可以防止坚果受潮,脱氧剂顾名思义,可以减少瓶中的氧气含量。
干燥剂 图片来源:作者
脱氧剂 图片来源:作者
03
教你说服老妈扔掉变味坚果
每当准备扔掉那些变味坚果时,都会听到长辈们类似这样的话“又没坏,为啥不能吃,还挺贵的”。
所以变味坚果到底能不能吃呢?答案是:不能!
哈喇味儿的坚果内部会产生大量氧化自由基。这种物质进入人体后,会对人体产生很大伤害,轻则恶心、呕吐、腹痛,引发消化系统疾病。过量摄入还可能导致消化道溃疡等问题。更重要的是,这种物质会破坏人体内的有益酶,使人体的正常代谢异常,引发食欲不振、失眠健忘等症状。
图片来源:hippopx
长期大量食用有哈喇味儿的坚果,还可能会引发癌症。这些坚果中会产生致癌物质--丙二醛,会破坏正常的人体细胞,诱发细胞癌变。
很多人会说,那我煮熟、烤熟之后再吃总没问题了吧?这样也是不可取的,不管怎么加工,这些物质的产生是不可逆的,所以千万不要掩耳盗铃,最后伤害了自己的身体。(这些理由一定要记住了,并条理清晰地说给妈妈听哟)
当然,变味变质并不是坚果的特质,很多富含油脂的食物,如腌制品、油炸食品等都可能产生哈喇味儿。
大家在日常生活中一定要注意这些食物的保存,同时,遇到有哈喇味儿的食物不要觉得可惜,该扔还得扔。
如果妈妈还是不舍得扔,那就背着她偷偷扔。(你背着妈妈偷偷扔过哪些过期的食物)
END
审核:王国义,食品安全博士后。
蝌蚪五线谱原创文章,转载注明来源
责编/心与纸
标签:
遇到有哈喇味儿的食物不要觉得可惜,该扔还得扔。
采血后应伸直前臂,正常抽完血后止血一般要3~5分钟,年龄大或血小板异常患者应相对长些。有的人抽血后...
乳糖不耐受的人不要去刻意锻炼自己的“奶量”,可以选择酸奶、无乳糖牛奶等奶制品,一样可以获得牛奶中...
高举双手缓解腿麻 人们坐的时间一长,就会腿脚发麻。遇此情况,应立刻改变姿势,可以小范围内快速走动几...
2022 3 3第23个“全国爱耳日”暨第10个“世界听力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