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新闻 > 正文

世界头条:小孩佝偻病

  • 2022-09-14 16:54:34 来源:科普中国网

小孩佝偻病


(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主要见于2岁以下的婴幼儿,维生素D缺乏与代谢异常是重要病因。营养性维生素D缺乏是最主要原因。

一、佝偻病的定义

因维生素D缺乏而导致钙磷代谢紊乱(失常),以致骨骼病变的一种全身慢性疾病。

二、佝偻病的常见原因:

1.胎儿期维生素D贮藏不足。

2.日光照射不足。

3.出生后维生素D摄入不足。

4.因病或药物等因素造成的维生素D吸收不良。

5.生长发育速度过快,维生素D需要量增加。

6.食物中钙磷含量过低或食物搭配不当。

7.早产或双胎。

8.成长的地域环境。

三、佝偻病的临床表现

1.初期(一般3—6个月):

夜惊、多汗、烦躁不安、可有枕秃。有的还可出现苍白、腹胀、肌肉松弛、无力等症状。

2.激期(多在2周岁前):

除初期的表现外。可出现颅骨软化等骨骼改变。如方颅、手(足)镯、肋串珠、肋软骨沟、鸡胸、O型腿或X形腿等体征。

3.恢复期(多在2周岁前):

经晒太阳、补充维生素D等治疗,绝大部分患儿初期与激期(也有的书上称激期为活动期)的症状与体征,可逐渐减轻、消失。

4.后遗症期(多在2周岁后):

经治疗症状消失,骨骼改变不再进展,部分患儿会留有不同程度的骨骼畸形。

四、佝偻病的诊断

1.临床表现

2.特有的体征

3.实验室检查

(1).X线片激期可见临时钙化带模糊消失,干骺端宽或杯口状,边缘不整呈“云絮”状、“毛刷”状,骨骺软骨加宽。恢复期可见临时钙化带重现、增宽、密度加厚。

(2).激期:血钙、血磷、血清25—(OH)D降低,AKP增高。恢复期:血钙、血磷、血清25—(OH)D,AKP逐渐恢复正常。

五.佝偻病的治疗

1.一般治疗:加强护理、经常晒太阳;调整膳食结构,增加含钙量高食物的摄入。

2.补充维生素D,提高血清维生素D的水平。激期维生素D2000—4000∪/每天,每日一次口服。1个月后改为400—800∪/每天。也可采用大剂量冲击疗法。即:维生素D15万—30万∪/每天,肌肉注射。1个月后维生素D400—800∪/每天,口服。

3.其它治疗:补充钙、维量元素等。

4.手术治疗(对畸形严重的)。

附:晒太阳注意事项

1.不要直晒,也不要隔着玻璃晒(因为紫外线不能透过玻璃)。

2.选择适合的时间段,最好选在上午9点到10点半,下午3点半到5点。

3.时间从短到长,逐渐增加,一般每次应≥30分钟,≤2小时,可上下午各一次。

标签:

推荐阅读

世界头条:小孩佝偻病

佝偻病的、症状、体征、诊断、治疗

天天热门:科学来解惑 | 高糖高脂吃不得?搞清这5件事安心吃月饼

科学来解惑|高糖高脂吃不得?搞清这5件事安心吃月饼

环球简讯:科学来解惑 | 无糖食品是真的“0糖”吗?听听专家怎么说!

科学来解惑|无糖食品是真的“0糖”吗?听听专家怎么说

前沿热点:【创作培育计划】为什么老年人验配助听器宜早不宜迟?

我们跟上了年纪的老人交流,常会出现让人哭笑不得的场面。这是因为老人们的听力往往会下降,这种现象随...

猜您喜欢

【版权及免责声明】凡注明"转载来源"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亚洲健康网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如发现本站文章存在内容、版权或其它问题,烦请联系。 联系方式:8 86 239 5@qq.com,我们将及时沟通与处理。

大健康产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