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口腔护理用品,牙膏的安全性自然非常重要。而作为牙膏主要成分的摩擦剂,其安全性更是首要问题。然而网上一直有一种说法,就是由于碳酸钙硬度较大,所以用碳酸钙做磨擦剂的牙膏会让牙齿很受伤,应尽量避免选用。事实果真如此吗?
(资料图)
图源:网络
01能让牙齿受伤的,不是牙膏摩擦剂牙齿,一直以来都是备受考验的对象。单就磨损而言,牙齿的受伤类型就有4种:研磨磨损(由咀嚼运动、刷牙、磨牙症等造成)、腐蚀磨损(如牙齿酸蚀症)、疲劳磨损(如楔状缺损)和黏着磨损(种植牙中常见)。
毫无疑问,由咀嚼运动所导致的上下牙齿之间以及它们与食物之间的相互摩擦是造成牙齿研磨磨损的最常见原因。
除了咀嚼运动,刷牙也是造成牙齿研磨磨损的主要原因。刷牙对牙齿的磨损,与牙膏摩擦剂的研磨性、牙刷刷毛的硬度和末端外形以及刷牙时的压力、持续时间和频率等多个因素均有关系。而与摩擦剂研磨性有关的因素则包括摩擦剂颗粒的硬度、外形、尺寸和浓度等。
很显然,刷牙会不会对牙齿造成伤害,不是单凭确认某一种摩擦剂成分就可以下结论的。
02摩擦剂研磨性的影响因素和判定标准如前所述,影响摩擦剂研磨性的因素有摩擦剂颗粒的硬度、外形、尺寸和浓度。单就摩擦剂颗粒的硬度而言,碳酸钙实际上属于偏软的摩擦剂,而常说的水合硅石才是更硬一些的。
图源:参考文献1
那么,为什么很多资料都显示碳酸钙的研磨性高于水合硅石呢?这其实与两者的颗粒外形差异有关。碳酸钙晶体可呈柱状或菱形,而水合硅石粒子呈球状,其结果是较软的碳酸钙研磨性反而高于较硬的水合硅石。
此外,摩擦剂颗粒的尺寸和浓度也会影响摩擦剂的研磨性。具体来说,摩擦剂颗粒的尺寸越小,其研磨性越低,但颗粒过细(<1 μm)却会产生“返粗”现象,所以还真不是颗粒尺寸越小越好;而研磨剂颗粒的浓度越大,其研磨性反而可能更低,这可能是颗粒过于密集而导致其滚动受阻的结果。
综上所述,摩擦剂的研磨性不仅与其颗粒硬度有关,还会受到多因素影响。那么,既然不能单从颗粒硬度对摩擦剂研磨性下结论,那么单从颗粒外形下结论也未必合适。不假思索地判定碳酸钙牙膏就是“伤牙”牙膏,多少显得武断。
目前认为,摩擦剂的研磨性判定是有客观的科学依据的。其衡量标准为放射性(相对)牙本质研磨性(RDA),即在完全相同条件下测试的牙膏相对于标准研磨材料的研磨性。FDA 推荐的RDA值上限是200。有文献曾列举了多种品牌牙膏摩擦剂的RDA值,不难看出,即使对于含同种摩擦剂的牙膏而言,其RDA值也并不相同。此外,某些牙膏也并不仅采用一种摩擦剂成分,而是将不同种摩擦剂成分搭配使用,以取长补短、扬长避短。
图源:参考文献2
03衡量牙膏摩擦剂研磨性的其他指标除RDA外,牙面粗糙度(R)和膜清洁率(PCR)也是衡量摩擦剂研磨性的指标。与人们的预想不同,R值和PCR值并不与RDA值呈正相关。换言之,RDA值高,并不意味摩擦剂会使牙面变得更粗糙,也不意味它清洁牙齿的能力越强。甚至,美白牙膏伤牙的说法也可能是夸大其词的。而水合硅石被广泛用作摩擦剂,更主要的原因是它的稳定性和相容性(可以与氟化物等牙膏其他成分和平共处)。
所以,碳酸钙牙膏并不是所谓的“伤牙”牙膏。在大多数情况下,符合生产标准的牙膏都是安全可靠的,所以不必担心选错牙膏。关键是注意选用适当的刷牙工具,即牙刷的选择,以及具体的刷牙方法,例如牙刷防置的位置和角度,刷牙的力度等等。
参考文献
1.Epple M, Meyer F, Enax J. A critical review of modern concepts for teeth whitening[J]. Dent J (Basel), 2019, 7(3): 79.2.Johannsen G, Tellefsen G, Johannsen A, et al. The importance of measuring toothpaste abrasivity in both a quantitative and qualitative way[J]. Acta Odontol Scand, 2013, 71(3-4): 508-17.3.Hara AT, Turssi CP. Baking soda as an abrasive in toothpastes: mechanism of action and safety and effectiveness considerations[J]. J Am Dent Assoc, 2017, 148(11S): S27-S33.4.王红伟, 刘都树, 李幸达. 牙膏磨擦剂磨擦性能评价[J]. 口腔护理用品工业, 2010(3): 42-44.
作者 | 富 饶
审核 | 司 燕 北京大学口腔医院 口腔预防保健科 主任医师 副教授
文章由科普中国-创作培育计划出品,转载请注明来源。
标签: 洪水猛兽
碳酸钙,不是洪水猛兽。
在目前的医疗技术条件下,近视不能“治愈”。
专家建议大家应该在晚上10点到11点睡觉,最晚不要超过晚上12点,睡眠时间最好能维持在7到8个小时。
色泽诱人的蛋糕甜点、口味丰富的各色饮品……生活中,这些诱人的美食都少不了食品添加剂。
“滴血验癌”是骗局,那“肿瘤标志物”又是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