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鑫宇事件的真相浮出水面后,人们才后知后觉地发现了他当时面临的孤独、无助与抑郁。但其实,青少年群体中有不少人正经历着这种难以自我消解的心理困境。
(资料图片)
整理/新媒体编辑 吕冰心
在历经 106 天的搜查后,胡鑫宇年轻的生命被发现定格在了 15 岁,身后留下一支装有「清晰自杀意愿」的录音笔。官方通报,胡鑫宇系「自缢身亡」。他在录音中说,自己曾想跳楼。「但真的站到这里,反倒有点紧张。不为什么,只是觉得没有意义」。
所有的细节都令人心痛。自杀是有求救信号的,自杀的人并不是想要结束生命,而是想要结束痛苦。
胡鑫宇事件的真相浮出水面后,人们才后知后觉地发现了他当时的孤独与无助。但其实,青少年群体中有不少人正经历着这种难以自我消解的不良情绪。青少年心理问题有多严重?如何及时发现孩子的自杀倾向?自杀可以预防吗?一起来看。
每 11 分钟,
全球就有 1 名青少年死于自杀
胡鑫宇事件举国关注,而在这之外,你可能不知道的是每年全球有近 46000 名青少年结束自己的生命。相当于每 11 分钟,就有 1 名青少年死于自杀。
自杀,是 15-19 岁青少年死亡的第四大原因(仅次于道路伤害、结核病和人际暴力)。其中,对于 15-19 岁女孩而言,自杀是第三大死亡原因;
▲联合国儿童基金会《世界儿童状况》,2021 年
据估算, 在 10-19 岁的青少年中,有超过 13% 的人患有世界卫生组织定义的精神疾病:
值得注意的是:4.6 万,涵盖的是「自杀身亡」的青少年。曾有过「自杀企图」的孩子,则可能是这个数字的 20 倍之多。
具体到中国而言,北京大学第六医院儿童病房主任、儿童心理卫生中心副主任曹庆久曾于2021年在人民日报健康客户端科普接受采访时介绍,有文献显示,对于我国5个省市(北京、辽宁、江苏、四川、湖南)的调查研究发现,6~16岁儿童青少年抑郁障碍的患病率是2.3%,女童的患病率高于男童,经济发达地区患病率高于经济发展的地区。儿童青少年抑郁障碍是最常见的心理障碍之一。
“中国人常说‘少年不识愁滋味’,其实现代孩子面临的压力不比成人小。”曹庆久教授提醒,少儿抑郁的危害比成人的危害更严重,除了给孩子本身带来痛苦,还会对孩子的学校功能,家庭的功能及社会交往、社会心理的发展产生一系列影响,其中最极端的后果是自杀。“中国每年约有10万的青少年死于自杀,有14%~20%的青少年,在过去的一年中曾经出现过自杀的观念。而六成自杀的青少年患有抑郁症。”
这些数字背后,是无数个家庭的真实惨剧。
青少年心理存在的主要问题
如今,人们的生活节奏加快,家庭结构和人际关系的变化,导致人们的心理问题越来越多。而这一现象集中发生在儿童青少年群体。
根据新闻发布会上的情况通报,胡鑫宇2022年9月到致远中学就读后,因学习成绩不佳造成心理落差,加之人际关系、青春期冲动带来的压力,造成了胡鑫宇失踪前心理状态失衡,有明确的厌世表现和轻生倾向。
心理学家梳理,青少年主要存在的心理问题大部分体现在以下方面:
1、学习方面
调查显示:中学生在学习方面有症状者为54.46%,症状明显者为23%,其主要表现为厌学、学习压力过大、注意力不集中、考试焦虑、学习困难。
2、人际关系方面
(1)师生关系方面主要是:部分教师缺乏平等意识,教育方法有失妥当;
(2)亲子关系方面主要是:一些家长对孩子的期望值过高,要求过严,教育方法不当,父母与子女之间缺乏沟通,影响了父母与子女的关系;
(3)友伴关系方面主要是:部分孩子不善于与同学交往,人际关系紧张等等。
3、“自我”方面
(1)自我评价问题:心理健康的孩子能对自己有正确的认识,并能进行较为客观的评价;调查显示,59.2%的孩子不能正确评价自己,对自己的评价过高或过低,自尊心、自信心上出现问题;
(2)自我体验问题:心理健康的孩子总是对新事物充满兴趣和尝试的渴望,乐于接触他人和新鲜事物,具有饱满的热情,情绪稳定;调查显示,很多儿童青少年情绪不稳定,情绪情感激荡,消极体验过多;
(3)自制力问题:心理健康的孩子意志坚定,自制力强,耐挫力强;调查表明,儿童青少年普遍缺乏自制力,意志较薄弱。
如何发现孩子的自杀倾向?
在新闻发布会上,经心理专家访谈、分析,结合胡鑫宇失踪前行为,认为胡鑫宇性格内向温和、孤独,在意他人看法,少与人做深入的思想情感沟通,情感支持缺失,缺少情绪宣泄渠道,常有避世想法,具有随时随地在书本上记录自己情绪、想法的习惯。
“吐了,新环境真的难适应,我这内向的性格真烦,也不能全怪性格吧,毕竟自己就是这么一个人,可以通过写东西来缓解一下这份心情。”
“终于知道失眠人的痛苦了,晚上不知想些啥,啥乱七八糟的都有……该睡时在想,该动脑时大脑一片空白。”
“我终于知道为什么我近视加深了,一直盯着桌上的书,几乎不看黑板,因为我怕,我怕老师看到我一脸茫然的样子,然后又不耐烦地讲,最讨厌看到他人消极表情……”
▲胡鑫宇生前笔记里记录的内容
而据此前媒体报道,胡鑫宇的家人不能完全相信胡鑫宇疑似生前笔记里记录的内容。但他们是不可指责的。他的母亲在福建打工,父亲在家乡的镇上做搬运工。他们都为基本的生存而努力着。再加上,母子远隔两地,胡鑫宇又住校,这都给双方的交流增加了很多障碍。但值得我们反思的是,很多家长缺乏对孩子心理健康的重视与了解。
尽管青少年抑郁症与自杀倾向隐蔽性强,但也有一定的迹象。家长应该从哪些方面加强对孩子心理状况的观察和警惕呢?
一、抑郁症的患者往往容易在深夜、独处时痛哭。父母可在这个时段多加观察,或者结合是否有擦泪纸巾、枕头泪渍等迹象来初步判断。
二、抑郁症往往有失眠症状,难以入睡,或者易醒,睡眠质量很差。这又会影响到他们白天的状态和情绪,状态差、情绪差就更容易出现灾难化思维,更睡不着,进入恶性循环。所以,孩子经常失眠是出现精神心理问题的明显信号。
三、因为容易失眠,压力大,孩子的学习状态会有所下滑,出现上课分神、注意力不集中,考试前非常紧张、焦虑等表现,成绩很可能有所下滑。这些都是典型的学习障碍表现。高度重视学习成绩的孩子往往会非常焦虑,加大力度自我施压,但往往难以奏效,反而恶性循环。在一次次尝试调整学习状态失败后,孩子的内心可能已经“抑郁”了,但外表还强撑着。
四、如果感觉孩子跟父母交流时总是报喜不报忧,或者总是不愿意透露内心的感受,那也要加强注意。不要以为孩子总是阳光、积极、正能量,这就是心理健康的表现。真正心理健康的孩子应该有正常的喜怒哀乐,也有生活和学习上的压力。但他们愿意倾诉,遇到自己解决不了的难题时会积极求助。
所以,孩子有较大的情绪波动时是否愿意向父母敞开心扉,透露心声,这是判断亲子关系是否真正亲密、孩子是否真正心理健康的重要标准。
五、既然抑郁症的孩子在父母面前有可能伪装,那父母要主动跟孩子认可的老师、朋友、同学保持良好的关系。绝大部分抑郁症患者即使再坚强、演技再好,在他们痛苦得难以独自承受时,往往会向信任的人透露部分心声。
六、如果发现孩子有自残行为,一定要高度重视。自残是极其危险的信号,青少年患者的自残行为往往出于释放压力,这说明他们内心的压力已经接近令其精神崩溃的临界点了。这时父母一定要对孩子共情、倾听、积极引导,多给予高质量的陪伴,缓解他们的压力。
除此之外,一些有自杀倾向的患者在此之前会表现出一些征兆:有些人会直接声称要自杀,觉得生活没意思、没劲是有些自杀者经常挂在嘴边的话。
不少人在通告中也窥见了一丝胡鑫宇轻生的信号,比如他多次与同学说“人活着有什么意义”“我是否存在,已经没有意义了”“我们压力大,活着没意思,是不是约着去跳楼”。
如果你发现周围人也有类似行为与特点,那么就需要多加注意了,以预防可能出现的自杀行为。
美国自杀学学会总结了一个助记口诀,来帮助确定自杀的关键警示信号:
意念(Ideation):谈论或威胁要伤害或杀死自己;寻找自杀方法;谈论或写到死亡、临终或自杀;交代后事;送出珍贵的东西物质滥用(Substance abuse):酒精、药物等使用增加无目标(Purposelessness)焦虑(Anxiety):担心、害怕、激越或睡眠模式改变受困(Trapped):感觉没有办法脱离困境绝望(Hopelessness):表情变得淡漠与朋友、家庭和社会隔离(Withdrawal from friends, family, and society):独处突然增多愤怒(Anger)冲动(Recklessness)心境改变(Mood changes)如何及时且正确干预?如果觉察到了这些迹象,比起任何建议,我们更应该做的是:
倾听、看见痛苦,让 ta 说出自己的感受
调查显示,大多数人觉得,只要有人分享自己的感觉、有人支持自己,就可以让自己度过心理危机。
不是否认、不是说教,不是指责,而仅仅是「不一定懂,但我与你在一起」的感觉。直接问:你是否在考虑自杀?世卫关于自杀的研究显示,让自杀最终发生的关键原因之一是:对自杀和寻求帮助的耻感(以及心理健康不良、获得医疗服务方面的障碍、容易获得自杀工具、不负责任的媒体报道和社交传播)
直接问,相当于告诉 ta:自杀是一个可以谈论的话题。可以谈,才拥有了干预的可能。
寻求专业机构援助
不同危机阶段的人,要寻找不同的专业机构:- 对于有自杀计划的人,请务必联系学校、工作单位、家人 24 小时看护。寻找专业的心理帮助,医院或者专业的心理咨询师;
对于已经在自杀边缘(开始实施计划)的人,联系家人(家人是最有可能知道线索的人)、联系公安局或者医院。请专门做危机干预的人来做干预,再日后进行转诊和心理帮助;只是有自杀念头的人(其实很多人都曾经、或者正在有自杀的想法),建议 ta 寻找专业的心理帮助。可以去医院的抑郁门诊,也可以寻求专业的心理咨询师的帮助。建立全社会危机干预体系青少年抑郁的社会问题该如何解决?在临床心理学博士、精神科主治医师、副教授徐凯文看来,这需要全社会一起来建立起一个危机干预的预防体系。
这个预防和干预体系可能会非常的系统全面,才有可能有效地帮助到青少年。
现在无论是高校还是中小学,存在着以下这些趋势。第一是一对一的心理咨询量在迅速增长。这表明青少年、大学生对心理咨询的接纳程度在迅速提高。以前做心理咨询好像是一个丢脸的事情,但现在我们的观点改变过来了。所以这是一个非常好的社会进步,遇到心理健康问题的时候,我们可以寻求专业人士来解除困扰。但从另外一个角度也说明,相关的需求也越来越多了。
第二是难治性的干预越来越多。一方面是现在抑郁的孩子越来越多,另外一方面就是“空心病”的问题。好像一切都很好,家庭和睦,父母关爱,生活富裕,但是总觉得人生没有价值和意义。我们该如何去解决这样一个问题呢?
徐凯文指出,首先我们不仅仅是一对一心理咨询,在学校里也要普及心理健康教育,要把科学的心理学知识传达给学生、老师、家长。第二,我们要训练健康的思维。心理健康是什么?心理健康不是说我没病,不是没有负面情绪。而是我有责任心、利他心等一些良好的品质,这才叫心理健康。第三,理论上要突破,我们要有发展本土化、走中国道路的心理学理论,来进行更细致的,甚至校本的研究,来深入地不断地与时俱进地去理解现在青少年的心理。
从学校的角度说,要从多个层面来解决这个问题。第一是心理普测。第二是怎么样去进行有效的管理,建设危机干预的系统。第三是怎么样去充分发挥我们文化、体制的优势。
我们要通过科学的心理普测,提供心理咨询服务,提供危机干预服务。通过和院系联动,来一起会商帮助遇到困扰的学生和抑郁的学生,通过这个方式,也通过网络,及时地发现危险的个案。
为每个学生都要建立心理档案,来进行科学的本土化的测评有这样的一些工作特点:第一是危机管理是前置的。不是等到孩子抑郁了,再去干预他。而是一开始就可以通过科学的心理测评,发现潜在的抑郁倾向及时调整。
我们不是要求每个老师对每个学生都关注,实际上真正需要重点关注的只有2%-5%的高危个案。对一些重点高危个案,我们可能工作就做在平时,而不是等到真正出现危机的时候。高危个案就要及时进行沟通,我们也要引入人工智能技术,还有其他的一些现代化的方法来进行咨询和干预。
青少年抑郁就是“房间里的大象”,假如我们一直回避它,它带来的问题只会变得越来越严重。运用科学的测评,提早发现问题,帮助孩子从困扰中走出来。
徐凯文认为,想要解决大量青少年抑郁的问题,还需要重塑发展我们的文化和价值观,这个对国家民族的发展也起到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每一次的教育改革很大程度上也是整个社会对教育观、价值观回归的一个呼唤。减负、家长教育,通过专业和系统的基于中国文化智慧的心理干预,无论是心理健康教育、咨询、家长教育,还是适当的药物治疗,都是解决目前严重的青少年心理问题的根本之道。
TIPS:我们每个人都可能经历抑郁、失控、绝望的情绪。如果你需要心理健康支持,可以拨打以下电话号码:
****●12355:共青团组织为青少年提供专业心理健康支持与法律服务的免费热线。
●12320:提供公共卫生咨询,包括心理健康支持的免费热线。
(内容综合自“简单心理”、“壹心理”、“首都科学讲堂”微信公众号、北京大学第六医院、凤凰网等)
胡鑫宇事件的真相浮出水面后,人们才后知后觉地发现了他当时面临的孤独、无助与抑郁。但其实,青少年群...
街边肠粉硼砂超标?
偏头痛,是一种常见的神经系统疾病,以反复发作的头疼为特征,通常伴有一系列症状,包括恶心、呕吐,对...
牛奶喝多了易得肾结石?肾结石患者到底能不能补钙呢?
据近日发表在《自然·通讯》上的一项研究显示,用于固化凝胶美甲的紫外线指甲油干燥设备可能比以前认为...